投闲置散
的有关信息介绍如下:投闲置散是一个汉语成语,其基本含义是指不被重视或不被任用,被放置在闲散的位置上。这个成语出自唐·韩愈《进学解》中的句子:“动而得谤,名亦随之。投闲置散,乃分之宜。”,意指因为某些原因而被放置在不重要的职位或没有安排工作。这个成语通常带有贬义色彩,暗示个人因某种原因未能得到应有的重视或机会。与“投闲置散”相近的成语包括“人浮于事”和“牛鼎烹鸡”,而其反义词则是“人尽其才”。这个成语在描述个人遭遇职业上的不公或不被重视时常用,强调了个人才能未得到应有发挥的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