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百科问答

公休假规定

公休假规定

的有关信息介绍如下:

公休假,也称为公休假日,是劳动者在法定休假日、婚丧假期间以及依法参加社会活动期间,用人单位应当依法支付工资的假期。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的规定,公休假的目的是保障劳动者的休息权利,促进劳动者的身心健康。具体包括:‌

法定休假日:如元旦、春节、国际劳动节、国庆节等,这些节日期间,用人单位应依法安排劳动者休假。婚丧假:劳动者在本人结婚或直系亲属死亡时,有权享受带薪假期。参加社会活动:劳动者因参加法律规定的社会活动期间,工资也应照发。此外,公休假还包括年休假,这是劳动者连续工作一年以上,享受的带薪年休假。年休假的天数根据劳动者的工作年限确定,例如工作满1年不满5年的,每年休假3天;工作满30年及以上的,每年休假20天。单位应确保职工享受到应有的公休假权益,对于应休未休的年休假天数,单位应当按照该职工日工资收入的300%支付年休假工资报酬。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人事部门、劳动保障部门应当依据职权对单位执行公休假规定的情况进行监督检查,确保公休假的规定得到有效执行。

公休假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