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百科问答

夏至节气的特点和风俗

夏至节气的特点和风俗

的有关信息介绍如下:

夏至节气的风俗习惯夏至是二十四节气的第10个节气,于公历6月20~22日交节。夏至这天,太阳直射地面的位置到达一年的最北端,几乎直射北回归线,北半球各地的白昼时间达到全年最长。夏至节气的风俗习惯丰富多样,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祭神祀祖夏至是天子祭地的日子,周代每年夏至之日会在国都北郊水泽中的方丘之上举行祭地的祭典。‌农民们把酒洒在田地的东西、南北四个方向,祈祷今后风调雨顺,五谷丰登。饮食习俗夏至面:夏至吃面是很多地区的重要习俗,因夏至新麦已经登场,所以夏至吃面也有尝新的意思。‌其他食物:江南夏至食俗一般有麦粽、角黍、李子、馄饨、汤面等。‌消暑食品:人们喜好在夏天滋补粮食避暑,因此普遍喝凉汤、凉茶、酸梅汤等比较传统而且十分清甜的食物。‌互赠物品古代妇女们于此时互相赠送折扇、脂粉等什物,用以生风生凉、散发体内浊气、防生痱子。‌夏至称人夏至称人可以知道肥胖,更可以起到大吉大利的作用,甚至地方俗称为称人节。‌放河灯放河灯是夏至的民间风俗,主要是表达对逝去亲人的怀念和对活着的人们的祝福。其他活动古代夏至时,官员们会放假三天。黑龙江漠河县有一年一度的夏至旅游节,人们可以欣赏到难得一见的“极昼”现象和北极光。夏至节气的风俗习惯不仅体现了古人对自然现象的敬畏和庆祝丰收的喜悦,也反映了人们对健康生活的追求和美好愿望的寄托。‌

夏至节气的特点和风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