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原漂移
的有关信息介绍如下:抗原漂移是一种由病毒基因点突变引起的抗原小幅度变异,属于量变,不产生新的亚型。这种变异主要影响流感病毒的血凝素(HA)或神经氨酸酶(NA)蛋白基因,导致氨基酸替换和抗原位点的变化。抗原漂移通常由病毒基因点突变造成,并与人群免疫力选择有关。它可引起中、小型流行,但不会引起质的变化。在流感病毒中,抗原漂移化指由基因组发生突变导致抗原的小幅度变异,不产生新的亚型,多引起流感的中小型流行。例如,流感病毒囊膜上的血凝素与神经氨酸酶抗原的变异频率很高,主要表现的是抗原漂移化引起的次要抗原变化。此外,抗原漂移与抗原转换不同。抗原转换属于质变,涉及基因重组或动物源性抗原转换,导致新亚型的出现,通常引起世界性的暴发流行。而抗原漂移则是由于编码表面抗原血凝素H或神经氨酸酶N的基因发生点突变积累,导致抗原位点的改变,这种改变相对较小,类似于一个漂移。在新冠病毒的情况下,英国政府紧急情况咨询小组警告称,新冠病毒未来可能出现“抗原漂移”的变异可能,这种变异可能导致感染率和死亡率进一步增加。这种变异是由病毒突变到一定程度时,先前的抗体不再起作用所导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