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拯翻译
的有关信息介绍如下:包拯,字希仁,是庐州合肥(今安徽合肥)人。最初考中进士,被授为大理评事,出任建昌县的知县。因为父母亲年纪都大了,包拯辞官不去赴任。得到监和州税的官职,父母又不想让他离开,包拯就辞去官职,回家赡养老人。几年之后,他的父母亲相继去世,包拯在双亲的墓旁筑起草庐,直到守丧期满,还是徘徊犹豫、不忍离去,同乡父老多次前来劝慰勉励。过了很久,包拯才去接受调遣,担任了天长县的知县。有个盗贼割了别人家耕牛的舌头,牛主人来到县衙告状。包拯说:“你只管回家去,杀了牛卖了它。”不久又有一人来到县衙告别人私自宰杀耕牛,包拯说:“你为什么割了别人家耕牛的舌头,又来告他的状?”这个盗贼感到很震惊,也很服气。包拯性情严峻刚直,憎恶办事小吏苛杂刻薄,务求忠诚厚道。在任期间,他打开官署正门,使告状的人能够到跟前陈述是非,办事小吏因此不敢欺瞒。因为父母年迈,包拯多次辞官归家奉养父母,直到双亲去世后才重新出仕。包拯在京城为官时,因为不畏权贵、为民做主而闻名。他审理了许多重要案件,包括著名的猫狸换太子案。他的公正无私、不畏强权的形象深入人心,被人们亲切地称为“包青天”。包拯的生平和事迹在民间广为流传,被多次改编成戏剧和文学作品,他的形象成为了清正廉洁的象征。他的故事不仅在教育后代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也成为了中国传统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