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百科问答

丰都鬼城的由来

丰都鬼城的由来

的有关信息介绍如下:

‌丰都鬼城,旧名酆都鬼城,位于重庆市下游丰都县的长江北岸,是一个具有近2000年历史的著名历史文化名城。其名称的由来和演变反映了丰富的历史和文化背景。历史沿革:东汉和帝永元二年(公元90年),丰都县被称为“平都县”。隋恭帝义宁二年(公元618年),从临江县(今忠县)分出单独置县,取“平都山下豐民州的‘豐’字与平都山的‘都’字”,将“平都县”更名为“豐都县”。明洪武十三年(公元1380年),朱元璋下诏将“豐都县”改为“酆都县”。1958年,“酆都县”更名为“丰都县”至今。‌文化背景:丰都鬼城的名称演变与其作为道教洞天福地的地位密切相关。东汉末年,‌张道陵创立“五斗米”教,吸收巫术成为“鬼教”,其孙子张鲁在丰都设立道教“平都治”,使这里成为道教的传教中心。道教传说中,丰都被称为“罗丰山”,是‌北阴大帝治理的鬼都,专管地狱。‌文学影响:历代文人、官吏通过小说、诗词、游记和碑文的描述,如《西游记》《聊斋志异》等,进一步丰富了丰都鬼城的传说和文化内涵,使其深入人心。‌民间传说:丰都鬼城的名称和传说也与‌阴长生和‌王方平两位方士的修道成仙故事有关。传说这两位方士在丰都修炼,最终成仙,被后人讹传为阴间之王,进一步强化了丰都作为鬼城的形象。‌综上所述,丰都鬼城的名称和传说不仅反映了其作为道教洞天福地的历史地位,还融入了丰富的民间信仰和文学创作,使其成为中国文化中独特的鬼城象征。

丰都鬼城的由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