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百科问答

异化劳动

异化劳动

的有关信息介绍如下:

‌异化劳动是‌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提出的概念,用以概括‌私有制条件下劳动者同他的劳动产品及劳动本身的关系。它包括四个方面的异化:人与劳动活动相异化、人同自己的类本质相异化、人同自己的劳动产品相异化、人同人相异化。这四个表现具体为:人与劳动活动相异化:劳动者在生产过程中并不感到幸福,反而感到异己和压迫,劳动不再是自由的、创造性的活动,而是被迫的、机械的。人同自己的类本质相异化:在资本主义社会中,劳动者的劳动并不符合他的本性,劳动不仅没有提升人的本质,反而使人失去了自我实现的途径。人同自己的劳动产品相异化:劳动者生产的商品越多,他的贫穷也越多,他的产品越完美,他自己越畸形。这意味着劳动者创造的财富越多,他却越受到贫困的压迫。人同人相异化:在资本主义条件下,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变得冷漠和疏远,劳动者与他的同伴之间缺乏团结和互助,而是相互竞争和对抗。马克思认为,私有财产作为一种生产关系,是导致劳动异化的根源。在资本主义社会中,劳动与资本的分离使得劳动成为异化劳动,这种客观的物质经济关系和生产关系是导致人类奴役制的根源。因此,消灭异化劳动和私有制是实现‌工人阶级乃至全人类解放的基础。‌

异化劳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