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百科问答

倒屣相迎

倒屣相迎

的有关信息介绍如下:

‌倒屣相迎是一个汉语成语,拼音为“dào xǐ xiāng yíng”,意思是古人家居脱鞋席地而坐,争于迎客,将鞋穿倒,形容热情欢迎宾客。这个成语出自《三国志·魏书·王粲传》,讲述了东汉时期著名学者‌蔡邕听说王粲来访,因急于迎接而把鞋子穿反的故事。后来,这个成语用来比喻对宾客的热情欢迎和重视。成语释义:屣,即鞋。古时候,人们家居时脱鞋席地而坐,为了急于迎客,甚至将鞋子穿倒,形容热情迎接宾客的匆忙和急切。成语出处:《三国志·魏书·王粲传》中记载,蔡邕在得知王粲来访时,因过于急切而未及穿好鞋子就去迎接,体现了对客人的极度重视和热情。近义词:倒屣而迎、倒屣迎宾等,都用于形容非常热情地迎接客人。感情色彩:中性成语,常用于描述对宾客的热情接待场景。成语“倒屣相迎”不仅体现了古代文化中对礼仪的重视,也展现了古人对待宾客的热情与尊重。在现代,这一成语仍被广泛用于形容对来访客人的热情接待。‌

倒屣相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