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毛钱一脚
的有关信息介绍如下:两毛钱一脚是一个源自新疆阿克苏的故事,讲述了维族老汉通过让游客花两毛钱踹树来获取杏子的方式。这个故事的灵感来源于收藏家马未都2008年发表的一篇同名散文。黄宏和巩汉林在2010年央视春晚上将这个故事改编成了小品《两毛钱一脚》,该小品讲述了黄宏扮演的老汉让游客踹树赚钱,而巩汉林则扮演了来访的城里人。小品中,黄宏和巩汉林围绕踹树这一行为展开了一系列针砭时弊的小故事,调侃了房地产商、中国足球等热点时事。然而,这个小品在春晚直播前三天因为版权问题被撤下,原因是春晚剧组与马未都就版权问题未能达成一致,最终这个小品未能如期在春晚上播出。马未都的散文《两毛钱一脚》描述了一个年轻人在新疆旅游时,遇到一位维族老汉,老汉提出一个特别的买卖:花两毛钱可以向任何一棵杏子树踹一脚,掉下来的杏子都可以拿走。这个年轻人先选择了一棵大树,但踹了一脚后没有杏子掉下来。老汉告诉他应该选择更小的树,于是年轻人又交了两毛钱,选择了一棵小树,这次踹下去后得到了很多杏子。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有时候量力而行,选择适合自己的目标,才能事半功倍。尽管《两毛钱一脚》小品未能如期在春晚上播出,但这个故事和其中的寓意仍然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成为了一个广为流传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