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百科知识

市民在医院门口摆三束水稻告慰袁老:长沙市民鸣笛送别袁隆平

市民在医院门口摆三束水稻告慰袁老:长沙市民鸣笛送别袁隆平

的有关信息介绍如下:

市民在医院门口摆三束水稻告慰袁老:长沙市民鸣笛送别袁隆平

今天下午4点,大批群众自发来到位于湖南省长沙市的中南大学湘雅医院,送别袁隆平,送行队伍蔓延数公里。运送袁隆平遗体的车队自湘雅医院出发前往殡仪馆,沿途群众高喊 袁爷爷,(nmsl是什么意思?nmsl原本是骂人的词(母亲去世),被黑粉带节奏,翻译成了never mind the scandal and liber(永远不要理会谣言和重伤)。因此,不少网友原本不知道该词的意思,还都以为是一个正能量的好词。)一路走好! 5月22日, 杂交水稻之父 袁隆平院士逝世,享年91岁。

5月22日,有市民自发来到中南大学湘雅医院,湖南省杂交水稻研究中心等地,给袁隆平院士献上鲜花送别,有记者在中南大学湘雅医院的门口看到,在花束的中间,还有市民送来的三 束 水稻苗,水稻挺立在医院门口,寄托了特别的哀思。

视频

杂交水稻之父 袁隆平因为多器官功能衰竭,在长沙逝世,享年91岁。袁隆平院士去世之后,在灵车行驶的路上,市民们自发鸣笛送别,也有很多市民冒雨前往袁隆平院士的家门口,送上鲜花表示哀悼,也有人送了 特别的饯行礼物 。

广告袁隆平是我国研究与发展杂交水稻的开创者,也是世界上第一个成功地利用水稻杂种优势的科学家,被誉为 杂交水稻之父 。他冲破经典遗传学观点的束缚,于1964年开始研究杂交水稻,成功选育了世界上第一个实用高产杂交水稻品种 南优2号 。杂交水稻的成果自1976年起在全国大面积推广应用,使水稻的单产和总产得以大幅度提高。

20多年来,他带领团队开展超级杂交稻攻关,分别于2000年、2004年、2011年、2014年实现了大面积示范每公顷10.5吨、12吨、13.5吨、15吨的目标。

最新育成的第三代杂交稻叁优一号,2020年作双季晚稻种植平均亩产达911.7公斤,加上第二代杂交早稻亩产619.06公斤,全年亩产达1530.76公斤,实现了周年亩产稻谷3000斤的攻关目标。

发展杂交水稻,造福世界人民 是袁隆平毕生的追求。为了实现这一宏愿,他长期致力于促进杂交水稻走向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