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有光老先生去世了,如何评价他的一生?
的有关信息介绍如下:
实不相瞒,我最初读周有光老先生的书,就是赵普在鲁豫有约的节目里推荐的,当时看到推荐就去买了。
书收到后,薄薄的一本,乍一看好像很不值这个价格。但细细品读会发现字里行间都透露着一股干练、豁达、谦逊、平实的痕迹。每句话就像是被winrar压缩了似的,十分精炼,甚至可以毫不夸张的说,周有光老先生在书中常常用一句话或一段话便概括了自己某个阶段的人生。
不论是世纪老人还是汉语拼音之父,周有光老先生曾自述他并不太认可这个称谓,因为他认为这个称谓是有些名不副实的(自谦)。他希望自己可以平凡且务实地与这个时代共同进步,所以在周有光老先生的晚年,他主动了解互联网,主动了解外界事物,了解国内外时政消息,是相当与时俱进的典范。
周有光老先生对于不同年代不同事物的看法均表现的相对冷静相对隐忍,但冷静隐忍之余并未放下对事业的思考,这在文革时期是很不容易的。如有兴趣,也可以读读关于百科全书的经历。
最后,我很同意网上一位网友的观点,对于周有光老先生,我没有资格再评价什么,他为这个世界留下的“遗产”足够后辈去揣摩、去学习,他也是为数不多经历了清末、民国、抗战、建国、文革、改革开放、互联网崛起的老人。
有时候社交媒体刷多了会冒出各种所谓的“活化石”,周有光老先生才是名副其实的“活化石”,他所经历见证的一切,都足够让你感叹你我的渺小。
感谢周有光老先生,感谢他为我们带来的精神财富,如果没有他推动完善的汉语拼音,那么我们现在用什么输入法打字,可能都是个不小的困难。



